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 正文内容

失传三千年的易经现状(易经流传了多少年)

2023-11-24星座

  

  文|马银琴

  《诗经》在先秦时代一直被称为《诗》。就其作品最初创作、传承的动因,以及文本结集的目的与功能而言,《诗》的文本性质毫无疑问是礼乐的,而非文学的。但是,以礼乐形态出现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诗》,在其产生之初,就已具备了成为文学百花园中绚丽之花的特质。

  注:祧tiāo,古代帝王的远祖的祠堂。不迁入祧庙的祖先。比喻创立某种事业而受到尊崇的人。

  礼乐之文

  我们说《诗》是礼乐的,而非文学的,这立足于对《诗》与周代礼乐制度之间密切关联的深刻体认,立足于对《诗》文本结集历史的深入研究。

  首先,《诗》中被视为“正经”的,以歌颂为主题的作品,都是为了配合典礼仪式用乐的需要而创制的。

  它们或用于敬天祭祖的礼仪,通过歌颂先公先王的功德来祈取福佑,如《周颂·天作》、《大雅·绵》等;或用于嗣王的登基奠礼,表达承继祖考之道、敬慎国事的决心,如《周颂》中的《访落》、《敬之》;或用于明君臣之义、洽兄弟之情的燕射仪式,通过渲染宾主和乐的气氛来亲和宗族、抚慰诸侯,如《周颂·有客》、《大雅·行苇》。

  现存于《周颂》中的《武》、《赉》、《桓》等篇,曾是被视为三代之乐代表作的《大武乐》的配乐歌辞。

  《大武乐》作为周公制礼作乐的重要成果,以歌舞的形式重现了周文王、武王开国平天下的历史过程,告功于神明,垂鉴于子孙。无论是典礼仪式中的乐舞还是歌诗,带给观者与听众的,都不是艺术与文学的审美体验,而是典礼仪式所特有的庄严与肃穆。

  即使是合和宗族、亲洽兄弟的燕射歌乐,给人感受最为深刻的,仍然是温情脉脉、“和乐且湛”的歌乐背后丝毫不可僭越、违背的礼制规定。

  德义之府

  在申明《诗》中颂赞之歌的礼乐功能时,讽刺之诗的仪式属性也应得到充分肯定。“诗”这种在后世文学发展中最为重要的文学形式,最早却是在指代规正人行为的讽谏之辞的意义上使用的。所谓“诗者,持也,持人性情,使不失坠”,即是此义。

  周人立国之初,殷鉴不远。为了保持国运久长,在倡导“天命无亲,惟德是辅”的同时,很早就建立了禁防君王失德败政的讽谏制度。

  

  《国语》载此制度云:“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矇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西周中后期经历了幽、厉之乱,讽刺之诗越来越多地承担起补察时政的功能。“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的政治需要,是数量众多的讽刺诗汇集于朝廷的根本原因,而通过瞽矇乐官的仪式讽谏进入收录仪式乐歌的诗文本,则是这些诗歌得以保存的基本途径。

  在瞽矇以乐教的方式传承《诗》时,国子也通过乐语之教来研习《诗》。乐语之教最为显著的成果,就是推动了引诗赋诗之风的出现。

  发生在周穆王时期的祭公谋父引“周文公之《颂》”,说明至晚从西周中期开始,仪式乐歌已经在礼乐形态之外,也以言语的方式流传于公卿大夫之间了。到春秋时期,外交聘问场合又出现了另外一种形态的“礼乐之文”,这就是由公卿大夫主导的,与瞽矇歌诗相区别的赋诗言志。

  赋诗言志之风的出现与盛行,使《诗》的文辞之义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从春秋中期晋文公之臣赵衰“《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的论说,可知原先从属于礼乐的《诗》,在这时已经作为德义之府,取得了与礼乐等同的地位。

  孔子“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的论说,就发生在这个背景下。随着周代礼乐制度彻底崩溃,礼乐形态的《诗》失去了赖以依存的土壤。

  孔子出于“从周”意愿的正乐删《诗》,未能留住“礼乐之文”的光辉,却在客观上强化了《诗》为德义之府的观念。汉人以三百篇为谏书,就是这一观念的外化表现。

  心灵之歌

  在赵衰的言说中,《诗》与《书》同为“义之府”,但古人又说“《书》以道事,《诗》以达意”,《诗》与《书》毕竟不同。“诗言志”说在西周后期就已产生。什么是“志”?“志者,心之所之也。”“诗言志”实际上已经触及“诗”作为心灵之歌的本质。

  之后孔子的“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更促使儒家后学对古老的“诗言志”说做深入思考。《诗大序》最为经典的论述由此产生:“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脱离了仪式与音乐的存在状态后,当《诗》以纯粹的语言文字开始流传时,作为心灵之歌吟咏性情的特质于是被明白地揭示出来。从这样的视角观照《诗》中作品,无一不是发自内心的、感情真挚而热烈的心灵之歌。

  人们耳熟能详的《小雅·采薇》,以非常细腻的笔调描写了出征将士的征役之苦、思家之痛,“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作为情景交融的典范,被代代传诵。

  

  《郑风·狡童》中的“彼狡童兮,不与我言兮。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短短数语,一个思恋者寝食难安的形象便跃然纸上,“若忿,若憾,若谑,若真,情之至也”。

  即使那些祭祀、颂功的赞歌,对先公先王的崇敬,也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如《周颂·维天之命》:“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诗言志”虽已触及《诗》为心灵之歌的本质,但与“文学”在观念上的独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一样,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所强调的,仍然是《诗》建立在礼乐之文、德义之府观念之上的“正得失、自考证”的政治功能,对“志”的解读,也多朝向政教化。

  因此,闻一多有过这样的感叹:“汉人功利观念太深,把三百篇做了政治的课本;宋人稍好点,又拉着道学不放手——一股头巾气;清人较为客观,但训诂学不是诗;近人囊中满是科学方法,真厉害……明明一部歌谣集,为什么没人认真的把它当文艺看呢?”话虽如此,但事实并非如此。

  实际上,从屈原开始,《诗》就成为历代文学家祖述的典范,如“《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谕”,如“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即使是经学家们,也从未漠视《诗》抒情感怀的文学特质。

  孔颖达在《毛诗正义序》中就说:“夫诗者,论功颂德之歌,止僻防邪之训。虽无为而自发,乃有益于生灵。六情静于中,百物荡于外,情缘物动,物感情迁。若政遇醇和,则欢娱被于朝野,时当惨黩,亦怨刺形于咏歌。

  作之者所以畅怀舒愤,闻之者足以塞违从正。”礼乐之文、德义之府的历史定性,始终未能淹没《诗》作为心灵之歌的光辉。

  心灵之歌“感天地、泣鬼神”的感染力拓展了“诗”名的影响力。在《诗》被立为官学,尊为经典之后,长期作为专名使用的“诗”,也被用来指代与《诗》之体式相类的其他作品。

  之后,“诗赋欲丽”、“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的分类论述,以及《文心雕龙·明诗》的源流梳理、特征分析,从理论上奠定了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地位。随着诗体的兴起,《诗》遂成为中国文学百花园中最绚烂的鲜花,成为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不祧之祖。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在线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tg@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子不语(微信号:cn13714982102)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诗经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推荐理由:最大的诗经爱好者社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之美,你我共赏!欢迎新朋友!

  孙子兵法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推荐理由:最大的孙子兵法研究者和爱好者社区,以案例说兵法,说商战,不空谈!我们以兵法交友,以文会友,不亦快哉!

  上下五千年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推荐理由:中华上下五千年,最大的中国历史爱好者社区,我们以书交友,以文会友,畅谈历史,不亦快哉!

  国学堂精选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推荐理由: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晚明小品,清人笔记……五千年锦绣文章皆来眼底!

  红楼梦赏析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推荐理由: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红楼里的恩怨纠缠,让我们共同感受吧!

  宋词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推荐理由: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笑语盈盈暗香去,请君为我倾耳听!

  易经风水不求人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推荐理由:最大的易经风水爱好者论坛,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之美,你我共赏,易经之道,你我共析,欢迎爱好者,欢迎新朋友!

  面诊手诊舌诊脉诊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推荐理由:中国最大的面诊手诊舌诊脉诊社区,10万粉丝的选择,微中医旗下精品号,通过此号,体外诊断不是难事!

  五运六气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推荐理由:“五运六气”涉及天文、地理、历法、医学等各方面的知识。中医界内有一句话可说明其重要性:不通五运六气,遍读方书何济?

  网友推荐好文

  回复“数字关键词”,可看对应热文

  【1】【诗经】中古人的“我想你”

  【2】10首被后人曲解的诗歌

  【3】《诗经》中最美的12首经典爱情诗

  青梅煮酒待知音,点击『 阅读原文』邀您谈古论今!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邮轩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失传三千年的易经现状(易经流传了多少年)” 的相关文章

失传三千年的易经(失传三千年的易经是什么)

失传三千年的易经(失传三千年的易经是什么)

易经中连山易与韩艺连山易有什么区别?中华远古文化历经久远,完整的连山易文化体系传承来之不易,而韩艺连山易所具有的客观朴素的辩证哲学体系,据有非常现实的与时俱进的实践意义。韩艺连山易比连山易多了一个特定的方位与时空论,我们可以明确区分东西方社会意识形态差异,对社会变革潮流进行先导性准确预判,洞见中华民...

流传三千年易经的书(易经的三本书)

流传三千年易经的书(易经的三本书)

推荐一下看《易经》那本书比较好 通俗易懂?1、《周易注》。《周易注》是注释《周易》的著作,由三国时期魏国玄学家王弼所著,为历史上重要的《周易注》之一。唐太宗命孔颖达等修《五经正义》,其中《周易》选用王弼注,认为“唯魏世王辅嗣之注,独冠古今”。从此,王弼的《周易注》作为官方定本而流传于世。《周易注》本...

易经流传多少年

易经流传多少年

你真的了解《易经》吗大家好,我是苏门仲子。一个想和您一起慢慢winmore的家伙。之前读《易经》以及与其有关的书籍,全部都是偏向于占卜、算命的主题,认为掌握了易经,也就掌握了宇宙运行的密码,可以呼风唤雨,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最起码也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无意中读了徐丛老师写的《正读周易》,感觉视角独特新...

失传三千年后易经再次重新完整版(失传的两部易经)

失传三千年后易经再次重新完整版(失传的两部易经)

易经全文完整版,周易测试 易经全文及译文提起全文,大家都知道,有人问周易测试 全文及译文,另外,还有人想问 原文,你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其实《》全文是什么?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周易测试 全文及译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全文1、全文:周易测试 全文及译文和家人有曽意见分岐和矛盾冲曽突的一个月!这段期间和家庭...

八字成语三千年(形容三千年的词语)

八字成语三千年(形容三千年的词语)

带八字的成语有哪些?带有八字的成语有哪些八仙过海、半斤八两、十八层地狱、十八般兵器、才高八斗、十八般武艺、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五花八门、八拜之交、乱七八糟、八府巡按、女大十八变、七嘴八舌、胡说八道、横七竖八、二八佳人、四通八达、四面八方、七手八脚、八九不离十、四平八稳、七零八落、十有八九、七损八益、...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现状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现状

学习民俗的重要性就是在于精神,娱乐这些民俗有些可以感染到人们的精神;其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之所以能够为世世代代的人们所传承,其决定因素既包括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