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 正文内容

坐禅修行,坐禅是修身还是修心

2022-12-25星座

坐禅即打坐,在佛教之中还被称为“跏趺坐”。这是修行人常用的一种修行方法,我们都知道佛教讲究内因和外在,即因缘。所以我们要想有所成就,第一要做的就是坚持修行,第二就是坚守戒律,这两点的作用都是为了帮助我们戒除一切不良生活习惯,这就是坐禅的作用,那么坐禅到底是修身还是修心?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坐禅本质上是修心,为何这样说?我们知道,佛教修行修的是内心,清的是自己充满杂念的内心,所以坐禅是帮助我们去做这一点的,因此我们说它是修内心。当然我们也不可以片面的去理解,那么太肤浅了,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的心和身体其实是相互的,例如我们存在一个合适的环境,那么内心会趋于平静,让人欢喜,这一点也对我们的身体有作用,因为我们的心安住在一个非常清净、光明的状态会引发我们的身体的健康,身体也得以获得调整。

所以我们应该这样说,坐禅修心,但也能够让我们的身体得到安抚,也是一种修炼的结果。当然这个修身不是指我们凡夫的肉体,在修行上来看,到了一定的境界,我们的修行是我们禅定的一个身,有些人他修行会修得很好,禅定身出来的话,六道当中的众生都可以度。因为我们在静坐的时候,神识产生的意生身是可以出去的,有的高僧大德的这个身体可以到佛陀的清净刹土,要到极乐世界听阿弥陀佛讲法都可以,在地狱当中度众生也可以的,这个是最后修成的功德身。

阅读推荐:烧香礼佛的意义 佛法修行,应该感谢业障 功德回向是什么

出家修心拜佛坐禅有何用

净空法师---内不动心称「坐」;外不受诱惑称「禅」。我这个说法大家好懂,佛经说:「外不著相,内不动心」,这个称作打坐,称作坐禅。所以说行、住、坐、卧都是禅定,不一定要盘腿面壁,真正做到一切时、一切处,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眼见色,耳闻声,确实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称「坐禅」,这是真正的在禅坐。

「定」表示「坐」,因为人坐在那个地方是定的相,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坐是定相,取这个意思。不一定要每天盘腿面壁打坐,这个不一定,坐是取它的意思,心不动叫坐。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里面谈到坐禅,他是怎么说?内不动心称「坐」;外不受诱惑称「禅」。我这个说法大家好懂,佛经说:「外不著相,内不动心」,这个称作打坐,称作坐禅。所以说行、住、坐、卧都是禅定,不一定要盘腿面壁,真正做到一切时、一切处,六根接触外面境界,眼见色,耳闻声,确实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称「坐禅」,这是真正的在禅坐。你盘腿面壁坐在那里,心里还打妄想,有什么用?一点用处都没有。所以佛法用形式表法,你看这佛像是坐的,教导我们什么?教我们心不动、念头不动,决不受外面境界诱惑,表这个意思,我们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初学每天能够静坐一段时期,对你修定也有帮助,功夫成熟了,就不在乎形式,道理一定要懂。

净空法师---拜佛真正的意义,我对佛这种恭敬心,我今天一天当中要应用在生活上,对人、对事、对物就像对佛这么恭敬。

,我们讲「五悔」里面就包括了礼拜、供养。五悔法门是什么?悔是忏悔,忏悔是佛法修行最重要的一个科目,说实在话,所有一切修行法统统是忏悔法。五悔就是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十大愿王第一个「礼敬诸佛」,这个在此地不能细说,细说要讲很长的时间。修敬!一切恭敬。假如我们真正想学佛,真正要求生净土,在这一生当中有成就,一定要努力认真去学,学敬。诸佛是一切佛,一切佛里面包括过去、现在、未来佛。未来佛在哪里?一切众生都是未来佛。我们对佛恭敬,对人不恭敬,你错了,那就是你在佛法里种个种子而已,你这一生怎么修都不能成就。为什么?烦恼习气不断。

所以我们每天拜佛,拜佛的用意在哪里?我天天对佛恭敬,佛一定很喜欢我,那就错了!你拜他,他未必看到你;看到你,他也不理你。拜佛真正的意义,是要我早晨起来礼佛,我对佛这种恭敬心,我今天一天当中要应用在生活上,对人、对事、对物就像对佛这么恭敬。你真的是礼拜了,这么个意思。所以今天我们看到拜佛的人很多,他是真的还是假的?如果像从前寒山、拾得看到,在外面拍手笑话。这个拜佛像什么?像那个碓,舂米一样,上上下下,不起作用。离开佛堂,这个人喜欢,那个人瞪眼睛,那怎么行?不可以。不晓得那是上课,我们在佛堂作课是上课。上课学什么?学了要会用,学以致用,要用在生活上,那叫真的拜佛。不能用在生活上,你对那个佛像拜,你白拜。拜佛是修行,怎么个修法?原来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人对事对物,把不恭敬的心、轻慢的心修正过来,一切恭敬,这是修行。修正我们不恭敬错误的行为。所以今天学佛的人很多,得佛受用的人不多。为什么?没有真学,学的都是皮毛、学的都是形式、样子,没有实质、没有内容。所以真实利益他得不到。这是第一个礼敬。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便蒙钞(第九集) 

佛教修心,何为心的本性?

心的本性,即人本来固有的德性就是佛性。

关于心的本性与佛的关系,《六祖坛经》有所论述。《六祖坛经》云:“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佛是自性,莫向身外求。”“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性不归,无所依处。”“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

惠能把自性与佛性视为一物,队为离白性外无别佛。所谓归依佛者。乃是归依白性.离开自性.便无着落;而所谓自性,惠能更以人性说之,认为自性即在人性之中,不可离生身而另求佛。

《六祖坛经》又云:“若识众生,即见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吾与汝说,后代之人.欲求见佛,但识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

这里已不单纯用自性说佛,而是有了自心佛性之说,直指众生本心本体本来是佛。而“本心”与“自性”同为精神意识,是互为表里,二而为一的。

可见禅宗强调性即是佛、心即是佛,离性别无佛,离心别无佛。由于本性是佛说直指众生自心本是佛,缩小了众生与佛之间的距离,使佛性人性化,打破了在家与出家、世间与出世间、生死与涅柴之间的界限,使禅宗向世俗化迈开了关键的一步。

扩展资料:

通过道家心性中的“心”的概念来理解。

心之两体,即心的两重结构、两个层面之分辨,乃道家心性论的立论基点。《老子》第49章既言“无心”,又言“浑其心”(傅弈本作“浑浑焉”),而“无心”乃“心”的反面(或另一层面),比如“心”是“昭昭察察”而“无心”却是“若晦若昏” (第20章)。

显然,“心”和“常心”殊为不同,乃不同层面的概念;这两个概念也划分了心之两体即两个层面。“常心”即《管子》四篇所说的“心中之心”,乃“心”的深层结构,而“心”乃表层结构,所谓“成心”、“机心”。

“心”的概念意味着理性功能(例如“思”和“知”),它的特征是“动”,即接于物而起意;至于“常心”或“心中之心”,则居于心的深层,乃以“无思无虑,忘知忘觉”为特征的觉解状态和精神境界,因此虚极静笃是其特征。

简单地说,前者相当于心的理智功能,用《庄子》的话来说,就是以一种“驰于万物而不反”的外向性方式追逐万物,并且按照自身设定的概念思维(借助于“名”)建构宇宙万物的知识以及社会秩序和文化模式。

后者则相当于落于理智之外且为理智所不能把握的直觉、灵感和莫名其妙的内心体验和实践智慧;在心性论上,它就是成玄英用来与“真常之性”相对应的“真常之心”;在知识论上,它对应着“视之不见,听之不闻”而且“莫之能思”的形而上的道的真理。

道家之所以把“心”划分为“心”和“常心”(即“无心”)两层结构,是因为系于“心”的理智并不能趋近或把握道的真理,而“体道”(证悟道的真理)虽不由于“心”却也来源于“心”,所以把灵感、直觉和妙悟归诸心的深层,那是一个神明澹然静居的地方。这种划分与将“意识活动”分为“意识”和“下(潜)意识”相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本性是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心性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邮轩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坐禅修行,坐禅是修身还是修心 ” 的相关文章

修行人享受的快乐,佛教修行

修行人享受的快乐,佛教修行

修行是很枯燥艰苦的事,所以一开始你很难获得快乐,但不会一直持续如此,佛说要欢喜的去修行,把修行当成一种兴趣一种爱好来看,这样你再怎么枯燥再怎么无趣,也一定能够坚持下去,特别是当你进步的时候就会获得快乐,当然获得的快乐很多,下面就简单的说一说修行人享受的快乐有哪些吧。离欲之乐我们都是凡夫,一生之中有许...

修行路上的十颗心(中)

修行路上的十颗心(中)

心态决定态度,态度决定修行层次,对于我们修行人来讲,有一个好的心态比什么都重要,而心态也有不同类型,例如在修行路上,我们就需要十种心态,即雄心、信心、决心、爱心、专心、诚心、耐心、恒心、虚心、静心。如此不断打造自己的心态,就必定能够修行有成。爱心修行人应该算是最有爱心的一类人了,例如时常进行布施活动...

佛法修行,修行人应有的五大不在乎(下)

佛法修行,修行人应有的五大不在乎(下)

人生在世,总会有那么一些事物格外在乎,例如财富、名利、权势、美色等等。这些都是凡夫无法躲避的存在,不过对于我们修行人来讲,这都是佛教里面五戒规定的东西,是注定不能碰的,但是除了这些,也总会存在其他在乎的东西,而其中不乏存在让我们无法修行的东西,所以修行人应该拥有五大不在乎。成败不必在乎俗话说得好“失...

佛法修行,修行人应有的五大不在乎(上)

佛法修行,修行人应有的五大不在乎(上)

人生在世,总会有那么一些事物格外在乎,例如财富、名利、权势、美色等等。这些都是凡夫无法躲避的存在,不过对于我们修行人来讲,这都是佛教里面五戒规定的东西,是注定不能碰的,但是除了这些,也总会存在其他在乎的东西,而其中不乏存在让我们无法修行的东西,所以修行人应该拥有五大不在乎。宠辱不必在乎人只要活着,就...

佛法修行,修行人应当拥有的水特质(上)

佛法修行,修行人应当拥有的水特质(上)

佛说“一沙一世界”,这句话就告诉了我们,世间任何一种东西都拥有让人成佛的机缘,在不同的世界里面感悟,最终汇合到自身,对于水而言也是如此,在佛教之中,就有法师曾经观察出水的特质,认为每个修行人都应当学习这种特质,而这些特质则是清净、透明、恒顺、原则、谦逊、包容、调和、毅力、勇气、利生、平等。清净水是大...

佛法修行,修行人应当拥有的水特质(中)

佛法修行,修行人应当拥有的水特质(中)

佛说“一沙一世界”,这句话就告诉了我们,世间任何一种东西都拥有让人成佛的机缘,在不同的世界里面感悟,最终汇合到自身,对于水而言也是如此,在佛教之中,就有法师曾经观察出水的特质,认为每个修行人都应当学习这种特质,而这些特质则是清净、透明、恒顺、原则、谦逊、包容、调和、毅力、勇气、利生、平等。原则说到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