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 正文内容

河南省农村军人结婚的视频,河南农村婚礼视频

2024-02-28星座

冬日里,夕阳下,夜幕中,胡笙悠扬,锣鼓齐鸣,人声喧沸,高大广阔的戏台上美艳动人的演员婀娜善舞,台下是乌压压看不到边儿的人群,场面无比热闹阔大。我挤在人山人海的戏场里,寻觅着各色美味小吃,这是儿时看戏的记忆。时代变迁,人近中年,先后经历了录音机、电视机、手机三个媒体时代,看戏的方式和心情也都有了变化,慢慢地看懂了戏,品味到了的戏,体会到了戏里戏外的百味人生,看戏也从“看热闹”的浮躁渐入到了“看门道”的沉静。关于戏剧,我有不一样的故事。

喧嚣的乡村大戏台去哪了

郏县山陕会馆:东侧建筑为钟楼,西侧建筑为鼓楼,中间建筑为古戏台

在郏县西关的宛(南阳)洛(阳)古道旁,有一座精美的古建筑——山陕会馆。它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是万里茶道上的晋商在郏县修建的驿站,有转运贸易、歇脚寄寓、宴客集会之功用。同时,它还是个大戏台,每年春节、端午、中秋等节日晋商都要请戏班子演戏娱神,禳谢祈福。既馈劳了当地乡民,又解了晋商千里行商的乡愁。以现在的视角看,这个大戏台就是当今的电影院,山陕会馆就相当于城市中的“万达广场”。据说,过节或庙会等重要节日,郏县山陕会馆内能容纳3000多人同场看戏,加之在会馆外围进行各种贸易的贩夫走卒、平民百姓,熙熙攘攘有数万之众,其繁华热闹程度可想而知。可以这样说,一个戏园子、一个简陋的戏台就是一个城市、一个乡村的文化中心、娱乐中心、商业中心。说实话,在郏县山陕会馆看戏的盛景我没有亲历过,清末以后,商业萧条,山陕商人相继回乡,会馆也因此衰败凋零,大戏台长久闲置,空落落的舞台上再也没见穿着盛装的伶人走过。郏县山陕会馆的戏台只是众多古戏台中的一个,虽久未唱戏使用,但幸运的是2013年作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据1996年版《郏县志》记载,明清以来星散于郏县乡镇的古戏台有十几个之多,建国初期尚在,今多已不存。

乡村大戏台

展开全文

我记事后看戏,村里已没了古戏台。每逢春节,村里都会选择一块高地搭建简易戏台,围上幔帐,唱戏使用。舞台虽简陋,但戏依然唱的热热闹闹,观众摩肩接踵依然很多。再后来有了录音机、有了电视机、VCD,村里唱戏就越来越少了,高台被推成了平地,戏台逐渐消失。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看戏的热闹繁华只停留在了儿时的记忆里。

人生庸庸碌碌,倏忽四十已过,不觉已离开儿时的农村很久了,生活在人情淡漠的钢筋水泥城市里,农村的事儿,农村的热闹有时还是很让人怀念的。时下流行抖音,闲暇时搜搜戏曲,居然发现儿时看的戏,听的名家名段,抖音里都有。曲剧、豫剧、越调等剧种,丰富得很。比如抖音号“酷爱豫东调”、“鹰城豫剧小黑妮儿”、“小凤梅”、“边姐”等等,戏迷粉丝动辄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特别是“麦田乡音”这个抖音号,以流行在郏县、汝州等地的河南曲剧为主要演唱内容,扎根农村,以老屋、古树、麦田等自然风景为舞台,以通俗易懂清晰直白的戏词,欢快自然的唱腔演绎旧戏新曲儿,听着得劲儿哩很。私下里我就揣摩,喧嚣热闹的乡村大戏台原来都已搬到手机里了,观众们也由“线下”变成了“线上”。直播、打赏、留言、互动讨论,动不动就上千人的在线戏迷,这难道不是一个热闹的戏曲大舞台么?

抖音“麦田乡音”的戏曲舞台

历史的古戏台有的成了文物,有的消失在了岁月中。儿时的大戏台留在了儿时的记忆里,如今的戏曲大舞台正在手机里青春焕发。

你听过《花木兰》,你知道崔兰田,你却不一定知道豫剧“三兰”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 豫剧大师常香玉唱的《花木兰》妇孺皆知。崔兰田,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豫剧六大名旦之一,是中国豫剧功勋杯奖获得者。这两位豫剧大师享誉河南省内外,对豫剧的贡献极大,很多人都知道。但是提起豫剧“三兰”,估计知道的人不会很多。要把“豫剧三兰”讲清楚,还要从 “须生泰斗”周海水说起。周海水,1894生,河南省上蔡县人,唱腔字正腔圆,演技出众,是豫剧界的一介名流,他率领剧团东进当时的省会开封,一举成功,从此打破了“豫西调”(注:豫剧分豫西调、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等流派)演员难以在开封立脚的局面。同时周海水还是著名豫剧教育家。1928年,他在郑州杜岭村创立“太乙班”,集各路演员为一炉,先后培养出了时称“三兰”的汤兰香,苏兰芬,苏兰芳,和以崔兰田为首的“豫剧十八兰”及豫剧大师常香玉,奠基、推动了中国豫剧教育事业,为河南戏曲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苏兰芳先生年轻时照片

崔兰田和常香玉大师影响巨大,不必赘述。在这里,我们重点说说豫剧“三兰”。豫剧“三兰”是周海水先生的第一批女弟子,是“豫剧十八兰”和常香玉大师的师姐。“三兰”中的苏兰芳老人今年99岁了,身体很好,唱功依然扎实,长期活跃在豫西地区,被誉为“豫剧活化石”。她的一生起起落落,历经沧桑平淡,演绎了一出“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的传奇。苏兰芳, 1923年出生,乳名苏金兰,自小被遗弃在郑州老坟岗,被说书艺人苏占奎收养,10岁入郑州“太乙班”学艺,和姐姐苏兰芬一起师从豫西调大师周海水。1935年11月,周海水率苏兰芳等东进开封,将高亢悲凉的豫西调带到以祥符调为主的开封地区。在开封,汤兰香、苏兰芬、苏兰芳、常香玉同台演出,引起了很大轰动。自此,豫剧豫西调和祥符调两大主要流派开始互相融合,豫剧进入新的发展期。1936年底,周海水又率众弟子西征长安,演出一年,再次造成轰动,这是苏兰芳豫剧生涯的高光时代。1940年春天,苏兰芳的父亲病逝,她和姐姐不得不出师,辞别周海水,回郑州奔丧。不久赶上日寇攻陷郑州,其母偕她姐妹二人逃难落户到登封,18岁的苏兰芳嫁人结婚。由于婆家反对,她不再登台演出。婚后不多时,苏兰芳的丈夫外出,再无回归。苏兰芳守寡五六年,离开婆家到登封大金店谋生。解放后,汤兰香、常香玉、包括师父周海水都去请她回城入班。由于种种原因,苏兰芳回绝了他们。后来,大金店乡成立文艺宣传队,苏兰芳才再次登台演出。她的足迹踏遍了嵩山的山山水水,遍及临汝,汝阳、伊川,嵩县,洛宁等地,她扮相俊美,唱腔动听,很受群众欢迎,每到一地只要打出苏兰芳的牌子,老人们骑着毛驴跑几十里路也要看苏兰芳唱戏。苏兰芳虽没到大城市发展,但却把豫剧唱响在了豫西的山区乡野,她这朵兰花根植农村大地,开得幽香恬淡。

直到九十年代后期,苏兰芳才离开心爱的戏曲舞台。不唱戏后,苏兰芳在登封嵩阳桥的一条小街上安居了下来。她低调淡然,从不夸耀多半辈子在舞台上的风光辉煌,左邻右舍的一些年轻人都不知道她会唱戏。直到2008年河南省戏曲专家连晓东寻访她时,邻居们才知道她会唱戏,并且是豫剧泰斗周海水的第一班门徒,“豫剧十八兰”的师姐,曾经和常香玉一样有名,一样红。

苏兰芳先生登台献艺

豫剧“三兰”“十八兰”“豫西三张”“汴京三王”“六大名旦”越调“活诸葛”等等还有很多很多戏曲掌故和故事,这些戏曲名角儿和故事是一部厚重的戏曲文化,传唱着戏里戏外或慷慨激昂、或凄婉动人、或酸楚沧桑、或喜庆幸运的历史往事和现实生活。

戏里戏外演的都是人间大义

戏子登台表演,一会儿演“红脸”的忠臣良将一身正气,一会儿演“白脸”的奸佞小人邪恶歹毒,舞台上上妆卸妆粉墨登场,舞台下人聚人散人来人往。戏子习惯了伪装,看惯了人走茶凉,总是在别人的故事里倾注满腔悲欢演给人看,真真假假,哭哭笑笑,久而久之,对世间的人和事变的寡淡无情,故而有“戏子无义”这样的说法。其实,这样的说法并不恰当,现实中有很多戏剧演员戏里戏外都演绎了人间大义。

“现代豫剧之父”樊粹庭,驻马店遂平人,河南大学毕业,著名豫剧作家,从1935年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他先后为豫剧皇后陈素真量身打造出《凌云志》《三拂袖》《涤耻血》等数十个以反封建、反邪恶、反汉奸为主题的大戏,宣传爱国主义。抗战时期,樊粹庭创建“狮吼剧团”(取“醒狮怒吼”意),带领演员从开封到西安,沿途编演抗敌救国剧目,宣传抗日,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

豫剧大师常香玉,抗美援朝时期率领香玉剧社演遍了半个中国,用义演收入为空军捐献了一架战斗机,后又奔赴朝鲜对志愿军进行慰问演出。她的《花木兰》唱响在枪林弹雨的朝鲜战场,鼓舞战士们为国杀敌。戏剧大家樊粹庭和常香玉抗日抗美,表现的是民族大义。

豫剧大师常香玉剧照

刚刚仙逝的马金凤大师78岁时在新密农村演戏间隙顾不上卸妆,带妆吃饭,一碗面疙瘩汤,一碟素菜,一个鸡蛋,老人家吃的津津有味,看着让人心疼感动。她曾说“戏曲扎根在农村,扎根在群众在中间,你离开了群众,离开了人民,你啥也没有。”这就是老一辈艺术家对待行业对待观众的微言大义。

戏里戏外演的都是人间大义

马金凤先生,趁演戏间隙带妆吃饭

在“义”字面前,戏剧界的名家大腕展现的是人间大义,而活跃在乡野寂寂无名的普通演员坚守的却是职业道义。听老人说,几十年前有个剧团来郏县唱戏,开戏前的锣鼓刚敲响,一个演员的家人急匆匆地赶来报丧说演员的父亲去世了。这个演员犹豫了一下,平静地给家人说:“锣鼓一响不能离场,要准时开唱,这是戏行的规矩,不能负了观众。人死不能回生,你们先回去吧,演完这场戏我就回”。演员硬是坚持把戏唱完,才赶回家奔丧。

我小时候,戏曲在农村非常红火,每逢春节、庙会,必唱大戏,只有这样才喜庆热闹,才有过节的味儿。同时戏曲还有教化功能,宣扬的都是人间正气,忠孝节义。母亲特别喜欢看戏,也特别孝顺,每逢村里唱戏,她就早早地把外公外婆接到我家小住几日,看看戏,尽尽孝。母亲每次都让我提前把家里的大圈椅子搬到戏场,占一个好位置给外公外婆看戏。这种热闹温馨的日子,随着我的长大,随着外婆外公的先后故去,都已成了记忆。如今,不知是不是别的原因,村里的老人越来越少了。唱戏在农村也早就不流行了。去年看到平顶山老家农村的一个短视频:戏剧演员大雪天在舞台上坚持演出,台下仅有一个观众。大雪纷飞,戏场空阔,显得异常凄凉寥落。有人评论说“一个观众,一群戏子,也不知是谁看谁的戏,不如不唱的好”。也有人说“戏一开腔,就一定要唱完。唱给八方来客,一方为人,三方为鬼,四方神明,曲不终,人不散!这是祖宗留下的规矩。”不管评论对否,听老家人说,演员们就是一丝不苟地把戏演完了,完美地煞戏落幕,显示了极强的职业操守。

寥落的农村戏场

戏曲虽是一个表演的行当,喜怒哀乐,亦真亦假,但它却是一个很有“义”,很有规矩的行当。

其实,在人生的长幕中,我们每一个人何尝不是一个演员和看客,担当着“生旦净末丑”的各个角色。儿时看不懂戏,但喜欢那份热闹,人生纯净,犹如清秀的“小生”;中年举止稳重,几分正直,几分狡黠,人前人后,一会儿义正词严,一会儿打马虎眼,犹如“净行花脸”,“白脸”“红脸”都要演。生活中,我们既要演好端庄严肃的“正旦”,一本正经;又要演好滑稽活泼的“丑角”,自娱自乐。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这浓墨重彩的舞台上,人们看到了历史烟云、忠奸善恶,也看到了家长里短、人间烟火。正因为如此丰富,乡村的舞台虽然消失了,但手机里的舞台正锣鼓喧天热闹非凡。正因为如此有情有义有故事,戏曲这门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经汉唐至现代,传唱不绝,长盛不衰!

豫剧大师马金凤先生

(惊闻豫剧大师马金凤于5月19日7时15分去世,享年100岁,谨以此文,以示纪念!)

作者:郭旭锋(信阳师范学院)

转自:河南非遗 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邮轩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河南省农村军人结婚的视频,河南农村婚礼视频” 的相关文章

河北农村结婚现场视频(河南农村高清结婚视频)

河北农村结婚现场视频(河南农村高清结婚视频)

超尴尬婚礼现场来袭,新娘不愿朝公婆下跪行礼,满脸嫌弃备受好评,为什么?对于女人来说,一生之中最重要的日子就是穿上婚纱和心爱的人携手步入婚姻殿堂的一刻,虽然只有短短一天,但是令她们永生难忘。不过,婚礼现场里会有主持人、伴娘伴郎、宾客和亲人,只要有人就可能会发生意外情况。接下来,我们就欣赏下婚礼现场的尴...

河南省春节旅游景点小吃(河南旅游美食)

河南省春节旅游景点小吃(河南旅游美食)

河南春节去哪里旅游好?过年去这些地方赏花灯逛庙会,一起看看吧河南春节 旅游 去哪里好呢?大多以逛春节庙会、赏花灯、烧香祈福、泡温泉、滑雪、观候鸟为主,门峡天鹅湖景区观天鹅等等,一起来看看吧。河南春节 旅游 十大好玩景点1、嵩山(春节祈福/民俗表演/滑雪)每年春节期间,嵩山景区都会举办相关的春节活动,...

河南易经协会理事名单(河南省易经协会副会长名单)

河南易经协会理事名单(河南省易经协会副会长名单)

中国易经协会副会长是谁? 中国易经协会会成立于1993年8月.会长陈帅佛..办公室在北京中全大厦36层.1993年5月由唐明邦.邵伟华发起成立中国易经协会.一致推荐西北大学教授陈帅佛为会长.副会长共21人.分别是邵伟华.唐明邦.李居明.钟应堂.邵向阳.易川凿.谢佶良.耳勺军.朴正凡.陈园.余妹贤中国...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哪个方位,云台山在河南什么位置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哪个方位,云台山在河南什么位置

    云台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首批AAAAA级旅游景区和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焦作市修武县境内,太行山南麓,豫晋省界交汇处,总面积240平方公里。云台山以山称奇,以水叫绝,因峰冠雄,因峡显幽,景色荟萃各不同。春来山花烂漫,夏至飞瀑流泉,秋日红叶似火,冬季银装素裹,四季浓淡总相宜。在这...

河南省腊八节吃什么好 河南腊八节食俗

河南省腊八节吃什么好 河南腊八节食俗

  马上腊八了,乐妈从早上就接收到亲们来自四面八方的祝福消息,咱不一一回复,乐妈搜罗了N种腊八粥的做法,有需要的亲们咱们一起学吧!    一、红枣桂圆腊八粥  材料:葡萄干、花生仁、莲子、红枣、桂圆肉、松子各50克,糯米200克,红小豆100克 调料:白糖30克  做法 1.糯米洗净,浸泡一个晚上;...

河南农村结婚流程(河南结婚流程最全详细清单)

河南农村结婚流程(河南结婚流程最全详细清单)

农村结婚流程自古,婚姻就是大事,结婚更是有十分复杂的流程。除了洞房花烛夜那天,结婚前还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的。现在很流行在酒店办酒席,或者像西方那样旅行结婚等,但也有不少人还是按照农村结婚前后的流程在举办婚礼。一、相亲及订婚在农村,家里有适婚青年常会被家里长辈介绍另一半,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相亲。一般相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