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 正文内容

日本民俗小故事_日本民俗故事 狐狸

2022-11-26星座

日本古代民间故事二

据说猫有九条命,当猫养到第9年后它就长出一条尾巴,每九年长一条,一直会长九条,当有了九条尾巴的猫过了九年就会化为人形,这是猫才是真正有了九条命,在中国也叫九命猫妖。

雨天,一女立在雨中,如果这时有男子向她微笑,示意她共用一把伞的话,那她就会永远跟着他。此后,该男子就会一直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因为普通人难以承受这么重的湿气,所以不久就会死去。

在高桥叶介的学园怪谈里出现过,就像某种深海鱼类头前面那个发光的诱饵一样,美女是鬼首前面的诱饵,长在舌头上,做出快被人吞噬的惨状引诱人来救她,然后把人吃掉。

又叫窃尸鬼,在《百鬼夜行》里出现过。是一个活在坟地里的鬼,它会把刚刚死去不久的尸体偷出来送到人家里吓人,是一个喜欢而作剧的鬼,有时候又会砍下尸体的某个部分,所以也叫解尸鬼。

温泉旅店经常出没的妖怪,如果看见浴池里泡着个美女,千万不要贸然靠近,也许她站起来你就会发现她浸在水中的部分全是骸骨。

1、雪女

本文第一个Boss雷蒂,原型即是雪女。雪女是一个日本传统的志怪故事,常出现各种作品中。传说中的雪女会在寒冷的冬季吸引男人进入山洞和她接吻,然后趁机将其冰冻,吸食其灵魂。雪女的故事最早的正版被小泉八云记录,小泉八云也是本作的一个重要的来源。

2、式神猫又

式神属于阴阳道的秘术,通常是符纸做成人或者动物的形状。阴阳道是属于日本本士的神道教和中国的道教结合的产物,代表人物是大家耳熟的安倍晴明。本作中的第二Boss橙,就是被式神附身的猫又,因为被附身而且力量不强所以比较怕水。猫又同样也是出自日本的志怪故事。

在日本的上古神话中,二尾猫又被九尾狐击败,因此称的主人八云蓝就是以九尾狐形式出现。这个设定在火影忍者出现过,就是九只尾兽的原型。

3、樱花

事实上日本本土原来是没有樱花的,印象中樱花应该是从中国传入的。樱花象征着春天,赏樱的习俗自古传承。日本传统的赏樱往往搭配宴会,并且发展出了“花见酒”的习俗。在日本的牌戏花札中,“幕上樱”加上“菊与杯”两张牌就组成“花见酒”。

是一些痴情女子的怨气,由于痴爱他人又不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就从桥上跳到水中自杀,如果晚上有男子过桥,就会出现,并把其引到水中溺死,如果女子过桥,就会强行拉入水中,据说在日本女子不能轻易自杀,只能投河自杀,所以这种妖怪被称为比较可怜的妖怪。

其实是人可是由于被妖怪附身,头在睡觉时会飞离身体,到处吓人为乐,而附身的妖怪名叫袅号,是一种鸟的灵魂,一般会附在喜欢杀虏鸟兽,吃鸟兽的人身上,被他附身的人在七天内会变成枯骨,这也是报应吧!

生时被人侮辱,欺负,蹂躏的女子,愤恨而死后,化为厉鬼向人索命,因为只剩下一堆骨头,所以会用人皮伪装自己,在中国叫画皮鬼它所报复的对象多为男性,而且多是些品性不良者,所以日本民俗学家一般都会用它来做研究对象。

最早的传说是在日本江户时期,据说外貌不一,可是都是非常可怕的鬼怪,他本来不是人,而是地狱的小鬼,常常在冥界门口徘徊,会变成我们熟悉的人的样子教唆人们玩一种叫百鬼夜的游戏,(百鬼灯:就是点一百只白蜡烛,然后大家依次将一个自己经历过的诡异而且恐怖的事情,每讲完一件就吹灭一支蜡烛,而第一百个故事都是由主持的人讲,当最后蜡烛熄灭时,所有参与游戏的人都将被带入地狱)把人拉入鬼门,所以在日本被称为比较危险的妖怪(日本认为鬼是神的分支,所以把好东西说成妖怪)。这是一种集体召唤鬼魂的仪式。大家以后玩这个游戏的话,千万别把第一百个鬼故事说出来,到时会变成真的呢!

古有一女子为报自己的美貌,杀死无数处女,以其血淋浴,终身不老,死后依旧害人,因为只要外貌,所以以发为身,又名邪门姬。

传说有一种鸟,会把蛋下在人的身上,这种鸟的蛋比人的毛孔还小,当它出生后就把人的内脏做食物,最后吃空飞出人体,这就是入内雀。

有着美丽脸孔的妖怪,专吸取男性的精血,据说是女囚犯的怨念所成。

是从佛教的缘障女民间化了的传说。

小孩死掉的孕妇所化,偷别人家的孩子来养,非常怕狗。又名“夜行游女”,天帝少女或是鬼鸟。能够吸取人的魂魄,所居住的地方都是磷火闪耀,常在夜晚出来活动,披上羽毛即变成鸟,脱下羽毛就化作女人。传说是产妇所化,最喜欢抱人家的孩子,如果那个有婴儿的家庭,夜晚忘记了收晾在屋外的婴儿衣服的话,那么一旦被发现,就会在上面留下两滴血作为记号…;不过别担心,据说它们都是在7,8月的夜里才出来活动。

最早的传说来源于中国古代汉武帝时,西域月氏国贡返魂香三枚,大如燕卵,黑如桑椹,据说燃此香,病者闻之即起,死末三日者,熏之即活。

古时候人们就把秋天在野山观赏红叶叫做“红叶狩”那是上至宫廷下至庶民都看重的活动。日本人更喜欢“枫叶红于二月花”的生机之感,而观赏红叶时往往都只能眺望,无法静静地凝视红叶,而传说红叶的颜色,是枫鬼的血染红的。枫鬼的忌辰就是红叶祭的次日。

平时以一副和蔼可亲的老婆婆的面目出现,喜欢欺骗容貌姣好的美少女,骗她们用自己的一种白粉涂脸,称此粉能让少女们更加白皙漂亮,但涂抹了这种白粉的少女整张面皮会脱落下来,而白粉婆就将少女的面皮收为自己用。白粉婆多在大雪纷飞的夜晚现身於石川县能登半岛附近,传说白粉婆的脸庞毫无血色,而出现时总是一身雪白的和服,其头顶大伞,手拿拐杖和酒壶。当没化妆的女性在路上不巧遇见白粉婆时,她便会以酒壶中的化妆用白粉来涂满这名女性的脸。算是个贯彻女性爱美主义的亲切妖怪。

在西欧传说中多以巨型怪兽居多的百目怪传到日本变成一全身上下都有眼睛的女妖。据说该女妖专门诱惑男人夺人双目为已用,如果被她夺满一百只眼睛就会变成无法收服的大魔头。

传说一法师去收复她时,她已有九十八只眼睛,九十八只眼睛发出的邪光令法师无法动弹,为了不被妖怪凑满百目,法师自毁双目,最后用佛香之灰封住了百目妖女头上的两只主眼才将其收服。

传说屋顶暗处生活,以人生气为食。晚上睡觉或抬头看屋顶,会看见阴暗处似乎有什么一闪而过,传说就是这种妖怪。是不太会直接出现在人面前,喜欢居住在老屋的天花板上的小型妖怪。

称其为蛛女,是蜘蛛变为人形,诱惑男子,当被男子诱惑后曰的子时,会被其取走首级食用。

传说他的一生与其说做了很多坏事,不如说是最不可赦。前去迎接他的是地狱的火车。他死后尸体被撕裂后悬挂在山中的树枝上,岩石类的东西上。

江户时期一男子心爱的女子死了,痛不欲生,结果听到邪鬼之言,将女子之首种入屋内后院,四十九日后长处一树,百日之后树上开花,一年后长出果实,皆为女子之人面,结果招致官府围剿妖树,最后男子与人面树一起在烈火中消逝。

是日本传说中的一个妖怪,更确切地说应该是一种怨灵,据说是因女人的强烈的妒忌怨念形成的恶灵,般若住在深山中,每到半夜就去吃人,是一种专门抢夺小孩的女鬼,而且她会发出令人毛孔索然的可怕的笑声。

日本古代的残酷民俗:父母60岁后,由儿子背到深山遗弃

第一次看《楢山节考》这部日本著名电影时,被震撼到了:电影讲述日本古代信州的一个贫苦山村,由于粮食短缺,老人一到60岁,就要被儿女背到深山“供奉山神”,其实就是被遗弃等死。

图:1984年《楢山节考》,囊括当年日本所有电影奖项

更加触目惊心的是,这个残酷的“弃老”民俗并不是虚构,而是日本真实的古代历史。

一、

日本长野县有座著名的“姨舍山”,日文意思就是“弃母山”。

古代日本的长野地区很贫穷,老人上了年纪后,为减轻家庭负担,就被子女遗弃到深山等死。事实上,关于“弃母山”、“弃老山”的民间传说、和歌、谣曲,遍布除了北海道之外的日本各地。

日本从古到今,童话、谣曲、俳谐、小说、剧本里,“弃老”为题材的文学产品经久不衰。

日本平安时代(10世纪)的《古今和歌集》里,有一个“弃老山”的故事,说一个母亲年过60岁,儿子把她骗到了山上想丢弃,但看到皎洁的月光,良心不安,吟了一首和歌:“我的心难平静,眼看这弃老山笼罩在月色下。”终于把老人背下山继续赡养。

对于古代日本的弃老风俗,日本现代学者分析原因有两点。其一,日本自然资源贫乏,灾荒多,由于饥荒、粮食匮乏、战争和迁徙,老人成为家庭的负担和累赘,为了生存,才出现了遗弃老人的问题;其二,日本人自古就有朴素的神道观,认为万物有生有灭,“弃老“并不违反日本人的道德,而是为了集团利益的顺应自然之事。

二、

除了日本,古代朝鲜、印度也有弃老风俗。

在高丽王朝时代(高丽王朝对应的是中国的五代十国、宋、元朝代),国家有法令:老人年过60后,由儿子用藤椅把老人背上高山遗弃,等老人死后再埋葬,叫做“高丽葬”。60年代有部韩国同名电影,说的就是这个残酷风俗。

朝鲜的民间故事中,高丽王最终废除了这个违背人伦的法令,原因是因为一个中国皇帝。

故事是这样的:一个孝子不愿意遗弃老母,偷偷把母亲藏在山洞,每天送吃的。这时,中国的皇帝给高丽王出了一道难题:怎么用灰拧成草绳?如果答不出来,就可能被轻视而攻打。高丽王和大臣绞尽脑汁都没法子,于是发动全国百姓共同解答。

这个孝子把此事告诉了母亲,母亲笑了:儿子啊,用稻谷拧成草绳后,放在地上烧掉,灰不就是草绳形状吗?儿子遂向高丽王献计,高丽王大喜,询问他为何这么智慧?儿子坦然说出是自己藏匿的老母想出的,高丽王深受感动,认识到老人是宝,于是下令废除了“高丽葬”。

三、

类似朝鲜的“老人解难题感动国王”故事,在佛经故事里也有一篇《弃老国缘》,只不过,国家是古代印度,不是遗弃而是活埋,而难题也变成很多条,都被老人一一答出。

与亚洲诸国相比,中国古代物产丰富,养老矛盾并不突出,特别是文明程度远超,儒家思想中”孝道“深入中国人心,绝大多数朝代“不孝”是犯罪,要坐牢的。“弃老”现象只存在极少数贫困地区,如湖北郧县等地发现过大量的“弃老洞”。

今天,古代的弃老恶俗早已根绝。日本的养老服务业世界领先,国民平均寿命高达83岁,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最适宜养老的国家之一。而韩国和朝鲜,则非常敬老,老人到了60大寿要过“花甲节”祝贺。

从“弃母山”到养老大国,从“高丽葬”到“花甲节”,这中间的漫漫过程,是人类物质和文明的巨大进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愿“弃老”永成历史,愿天下的每个父母健康长寿。

关于日本的民族传说

日本民间传说 是 民间传说 日本. 两个沉重影响它 日本之神道教 并且 佛教二种主要宗教在国家。 它经常介入幽默或异常的字符和情况,并且包括超自然的东西的分类,例如 菩萨, kami (神和被尊敬的精神), yōkai (妖怪精神) (例如 oni, kappa和 tengu), yūrei (鬼魂), 龙和动物以超自然的力量例如 kitsune (狐狸), tanuki (狸), mujina (獾),和 bakeneko (变换的猫)。

日本民间传说经常被划分成几个类别: “mukashibanashi”, 传说的从前; “namidabanashi”,哀伤的故事; “obakebanashi”,鬼故事; “ongaeshibanashi”,回报仁慈故事; “tonchibanashi”,机智的故事; “waraibanashi”,滑稽可笑的故事; 并且“yokubaribanashi”,贪婪故事。

一些知名的日本民间故事和传奇包括:

故事 Kintarō超人小金人。

故事 Momotarō oni-杀害桃子男孩。

故事 Urashima Tarō抢救乌龟并且参观海的底部。

故事 Issun-Bōshi一寸男孩。

Bunbuku Chagama实际上是形状改变茶壶的故事 tanuki.

邪恶的狐狸妇女的故事 Tamamo没有Mae.

Shita-kiri Suzume故事舌头切开了麻雀。

故事报复性 Kiyohime成为龙。

Banchō SarayashikiOkiku鬼故事和九块板材。

Yotsuya KaidanOiwa鬼故事。

Kachi-kachi Yama一条坏人似浣熊狗的故事和一只英勇兔子。

Hanasaka Jiisan做花绽放老人的故事

竹切削刀的传说关于一个神奇女孩告诉 Kaguya hime 谁从月亮的资本被认为。

外国文学影响了日本的民间传说。 有些故事 古老印度 是显要的在塑造日本故事通过提供他们以材料。 印第安语 材料很大地被修改了并且适应了用这样方式象一般来说将喜欢日本的民众的感觉。 [1][2]

影响了日本民间传说猴子故事两 Sanskrit 史诗 Ramayana 并且 汉语 经典 到西方的旅途.[3] 在佛教徒提及的故事 Jataka 传说出现以修改过的形式在普遍的故事中的日本收藏。[4][5]

在20世纪的中间岁月讲故事者从镇经常会旅行到镇讲这些故事与叫的特殊文件例证 kamishibai.

[编辑] 参见

日本神话

[编辑] 笔记

^ 神奇的故事从日本佛教传统: 修士Kyōkai的Nihon Ryōiki由Kyokaii。 出版1997年。 Routledge。 国际标准书号0700704493

^ Sanskrit史诗由约翰· L Brockington。 出版1998年。 鲽鱼院出版者。 国际标准书号9004026428. pp514

^ 在向巴格达或旅行的Biculturalism的路: 推理一种具有两种文化的方法对… 由Gonul Pultar,编辑。, Gönül Pultar。 出版2005年。 新的学术界出版, LLC。 国际标准书号0976704218. 第193页

^ 印度世界由Sushil Mittal。 出版2004年。 Routledge。 国际标准书号0415215277. pp93

^

日本民间传说故事

从古代到近代,日本民族一直都是在不断吸收外来和先进 文化 。那你知道日本民间 传说 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日本民间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日本民间传说故事:一休和尚

在日本京都城的一座寺庙里,来了一个小和尚。这个小和尚叫一休。他有一双大眼睛,虽然只有十岁,但是机灵过人,连长老都比不过他。

一休刚到寺庙的时候,其他的和尚欺负他是新来的,常常指使他干这干那。其中一个说:“一休,要迟了,你帮我整理一下被子。”另一个说:“一休,太阳快下山了,帮我去收一下鞋子。”第三个又说:“一休,帮我去井里打一桶水来。”一休心地善良,非常乐意帮助人,他每次都很快地完成了和尚们让他做的事。

过了一段时间后,大家觉得经常让一休干活也不太好。渐渐的,他们对一休越来越亲切,也没有人再指使他做事了,只是长老还经常让一休干活。

一天和尚们上完晚课,刚要去睡觉的时候,长老叫住了一休,“一休啊,经堂里的火还在燃烧着,你过去把它灭了。”一休揉了揉惺忪的眼睛,说:“哦。我太困了,刚想睡觉去呢。”不过说归说,最后他还是到经堂里把所有的蜡烛都吹灭了。

长老听到一休用嘴吹灭蜡烛的声音,便故意问:“一休,你是怎么把蜡烛熄灭的?”

一休说:“当然是用嘴吹灭啊。这么多蜡烛,吹得我嘴巴疼了。”

“什么?你怎么能用嘴巴来吹灭蜡烛呢。地上的凡人吐出来的气不干不净,是肮脏之物,你怎么能用脏气来亵渎神灵呢?”长老生气地瞪了一休一眼,“以后可不许用嘴来吹灭蜡烛了。”

“那该怎样把蜡烛灭了呢?”一休问长老。

“用手扇呀。”长老一边用手扇着,一边说,“这样扇火才不会把嘴里的脏气吐出来。”

一休摸了一下小光头应了一声“哦”,就回房睡觉去了。

第二天早上,和尚们跪坐在地上准备上早课。长老坐在最前面,他对着佛像念起经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突然,严肃寂静的经堂里传来“嘻嘻嘻”的笑声。长老回头一看,看到一休和尚正屁股朝着佛像在念经。长老气得脸色煞白,他指着一休“你……你……”地说不出话来。

一休见了,奇怪地问长老:“怎么啦,长老。我不是好好地在念经吗?”

“有你这样背对着佛像念经的吗?罪过,罪过。你会受到惩罚的!”长老气愤地说。

一休可不怕,他问长老:“昨天您不是说凡人嘴里吐出的脏气会玷污了神灵吗?但您今天为什么还要面对着佛像念经呢?您看,您的污秽之气都跑到神灵的身上去了。真是罪过,罪过。”

长老被一休这么一说,顿时哑口无言。

有一天,一个小和尚神秘地对大家说:“长老的房里有一罐糖稀,刚才我到他那里去,正碰见他在偷吃。”

“长老也太坏了,一个人独吞糖稀。我们也想吃呢!”小和尚们说。

“找个机会去把那罐糖稀拿出来,让大家都尝一尝。”一休说。

深夜,庙里一片寂静。一休偷偷地起床了,他看到长老的房间里,蜡烛一明一暗地闪着光,就蹑手蹑脚地走了过去。他透过窗子的缝隙往屋子里瞧,这时,长老正在舔罐子里糖稀呢。一休故意很响亮地“哐当”一声把门推开,长老吃了一惊,他还来不及把糖稀藏起来,一休就已经推门进来了。

“是一休啊,这么晚了你来干什么?”长老有点慌张地问。

“我起来尿尿,看到您的灯还亮着,就过来看看。”一休镇静地说。

“快回去睡吧,明天还要早起呢。”

“好的,那我回去了。”一休往门口走了几步,然后又回过头来。他像是刚刚才看到了桌子上的罐子,故意 问道 :“长老,您桌上的罐子里装着什么呀?看起来像是很好吃的东西呢。”

“嗯……这……这罐子里装的是药,很苦很苦的药。没 办法 ,岁数大了,腰也疼,腿也酸,到了晚上还睡不着觉。不吃点苦药是不行的。”长老有点心虚地说。

“我晚上经常起来上厕所,可能也是一种病。这么冷的天,在暖被窝里真是不想起来呀。长老,能不能让我也吃点苦药,说不定以后我就不会再起来尿尿了。”一休说完,就想去端罐子。

“这恐怕不行,这药是专门给老人吃的。你这么小的年纪,吃了或许会中毒呢。中毒了可不好办,说不定会死的。”长老说完急忙把罐子藏在了床底下。

一休只好跟长老道了声晚安,回自己的屋子睡觉去了。

第二天,长老有事出去,小和尚们都拥进了长老的房间。一休从床底下搬出了糖稀罐招呼大家。“来,咱们一起来吃糖稀吧!”说完,他先尝了一下,“真甜真香啊!果然是糖稀。哪里是毒药呢,分明是想骗人。”

“真是糖稀?给我来一点。”

“我也要,我也要……”大伙一拥而上,很快就把罐子里的糖稀给吃完了。

“哎呀,罐子空了。”望着空罐子,大伙又惊又怕。等长老回来,就得挨骂了,说不定还要挨打呢。一些胆小的和尚哭了起来。

一休说:“别怕,我有办法。”大伙想一休这么聪明,肯定会想出好主意来的,于是就擦干了眼泪。

一休把小和尚们都领到了厅堂里,拿起桌上的一只漂亮花瓶,“哐当”一下就把它摔碎了。然后一休又把整个厅堂弄得凌乱不堪,大伙都纳闷了。

一休说:“我们假装在厅堂里打闹,闹着闹着就不小心把瓷瓶给打碎了。”

“好了,现在我们回到长老的屋子里去,围在糖稀罐旁边哭个不停。”大伙虽然不知道一休的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但此刻也只能听一休的了。

到了长老的房间,一休说:“大伙一起哭啊!我们打碎了花瓶,为了赎罪,就一起吃‘毒药’自杀。”小和尚们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都“哇哇”地放声大哭起来。

长老回来看见厅堂里一塌糊涂,还有他心爱的瓷瓶的碎片掉在地上,于是愤怒地大吼起来:“是谁把我的无价之宝给打碎了!”长老见没有人回话,气呼呼地跺踏着地板来到了自己的房间。推门一看,小和尚们正哭得稀里哗啦,那个盛糖稀的罐子也滚落在一边。

“这是怎么回事啊?我不在,你们就把寺庙弄得乱七八糟的,像什么话!”长老气愤地说。

“长老,是我们不好,看您不在,我们疯玩起来。玩着玩着,不知是谁把桌上的瓷瓶给打碎了。我们知道这是您最心爱的东西,心里好害怕,于是我们就跑到您房间来吃了毒药,想以死来赎罪。”一休一边哭泣一边说。

“啊!我房间里哪有毒药呀?”长老一时想不明白。

“昨天您跟我说的,罐子里盛的是苦药,小孩子吃了会中毒死的。”一休用手指了指滚在一边的空罐子,“我们都吃了,而且把毒药都吃完了,就在这里等死呢。可是奇怪了,好长时间都过去了,我们还是没有死。”

长老听完后,知道自己上了一休的当。他心里虽然很生气,但事到如今,也只能算了。糖稀的事情更不能戳穿,否则会遭到一帮小孩子嘲笑,他这张老脸还往哪搁呀。于是长老说:“你们到现在还没死,说明毒中得不深,死不了。现在,你们都回去吧。”

一休又对长老说:“长老,让我们死吧!您再拿一罐毒药来给我们吃。”小和尚们听了,忍不住大笑起来。从此,长老再也不敢瞒着一休偷吃糖稀了。

日本民间传说故事:桃太郎

“这颗桃子可真大,我活了这么多年,从来都没见过这么大的桃子。”老婆婆不时地望着桌上那颗大得像脸盆一样的桃子喃喃自语,干活都心不在焉的。

这颗桃子是从河里漂来的,当时老婆婆正在河边洗着一大盆衣服。不经意间,她看见了桃子,便大声地喊起来:“喂,大桃子,快些漂过来吧。”真奇怪,桃子仿佛听懂了老婆婆的话,果然向她漂了过来。

老婆婆费了好大劲才把桃子捞上岸。她把桃子放进木盆,“嗨哟嗨哟”地搬回了家。

夕阳染红了天空,屋子里像涂了一层浅浅的玫瑰色,桌子上的桃子越发鲜活起来。老婆婆呆呆地伫立在窗口,凝望着桃子,嘴角露出一抹微笑。

“老伴啊,我回来了。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吗?”这是大清早出去捡柴火的老公公回来啦。话音还没落,老公公就发现了大桃子,“哎呀,这是什么呀?吓了我一跳。这么大的桃子,看起来很好吃的样子。”

老婆婆笑着对老公公说:“这么大的桃子肯定好吃。”说完,她去厨房拿了一把菜刀,一下就把桃子给切开了。

忽然,屋子里闪出一道金光,接着桃子里蹦出一个可爱的小婴儿:白白胖胖的小胳膊、小腿,粉嫩嫩的小脸蛋,乌黑的亮眼睛,还眨呀眨的。突然,小婴儿哇哇地大声哭了起来,惹得老公公和老婆婆一阵手忙脚乱。这么大岁数了,他们还没有孩子。这个从桃子里蹦出来的小男孩,真是让他们惊喜万分。

“这个孩子,一定是天上的神赐给我们的吧。”老公公老婆婆这样想着,然后双双跪倒在地,仰望苍穹,虔诚地感谢着天神的恩赐。

因为孩子是从桃子里蹦出来的,老公公就给他取名叫桃太郎。两个老人晚年得子,高兴得不得了。他们精心地照料着桃太郎,老婆婆还常做一些糯米丸子给桃太郎吃。桃太郎吃了老婆婆做的糯米丸子,一天一天地长高了。没过几天,他便成了一个健壮而英俊的少年。桃太郎机智勇敢,心地善良,很受当地村民们的喜爱。老公公和老婆婆看了,更是疼爱他了。

有一天,一个从港口回来的老伯伯到桃太郎家串门。聊天的时候,老伯伯告诉桃太郎,在前不久,对岸的小岛上来了一个妖怪。这个妖怪很坏,不仅把村民的东西都抢走了,还毁坏了他们的房屋。村民们都非常气愤,可是妖怪势力很强,大伙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桃太郎听后握紧了小拳头,他决心要去岛上打败妖怪。

老公公老婆婆看到自己的儿子这么有志气,感到很欣慰。可是他们又有点担心,毕竟桃太郎还是个孩子呀!

“孩子,带上你妈妈做的糯米丸子吧。吃了它们,你会有更大的力量和勇气。孩子,我们都盼着你早点平安回来!”老公公捧着一大包糯米丸子对桃太郎说。桃太郎接过糯米丸子点点头,告别了老公公和老婆婆就上路了。

村口,一只饿得汪汪叫的小狗叫住了桃太郎:“桃太郎,桃太郎,给我一个糯米丸子吧,我的肚子实在饿极了。”

桃太郎掏出一个糯米丸子给了小狗。小狗吃了糯米丸子,浑身充满了力量。它非常感激桃太郎, 决定 做桃太郎的仆人,跟他一起去打败大妖怪。

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桃太郎高兴地和小狗上路了。

在路上,他们又遇见了两只饥饿的猴子和雉鸡。猴子和雉鸡也分别向桃太郎要了一个糯米丸子。它们吃了糯米丸子后,也精神抖擞,充满了力量。

“桃太郎,让我做你的仆人吧,咱们一起去打败妖怪。”猴和雉鸡对桃太郎说道。

就这样,桃太郎带着小狗、猴子和雉鸡一路走呀走。他们走了很长时间,才来到了海边。海面上波涛汹涌,海浪不停地拍打着海岸,发出“哗啦,哗啦”的巨响。远处的小岛静静地伫立着,并没有什么异常,可是桃太郎知道,岛上的大妖怪一定又在侵扰村民了。可是怎样才能到达小岛呢?桃太郎和他的仆人们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都犯愁了。

这时候,一个穿着短褂的渔夫摇着船过来了。桃太郎向渔夫借了船,一跃跳进了船里。小狗、小猴子和雉鸡也都纷纷跳了进去。桃太郎划着船桨,飞快地向岛的方向驶去。

这个岛屿的地形十分险恶。桃太郎他们一踏上陆地,便感觉到了一股阴森森的气息在空中弥漫着。

“小狗、猴子和小雉鸡,你们听好了,无论有多困难我们都必须勇往直前。让我们去打败妖怪吧!”桃太郎大声地说。他们深吸了一口气,便大步向妖怪住的城堡走去了。

城堡的大门紧闭着,看起来非常坚固,无论怎么用力都推不动。灵活的小猴子望了望高大的城墙,说了声:“看我的。”便敏捷地向上一跃,跳过了城墙。这个时候刚好没有守城的人,小猴子很快就打开了城门。

“冲啊!”桃太郎率领着他的同伴们勇猛地冲进了城里,来到了妖怪居住的地方。妖怪气急败坏地跳了起来,拿起武器与桃太郎拼杀。他恶狠狠地说:“桃太郎,你不要太嚣张!你这个毛头小子,哪里会是我的对手,看棒!”说完,妖怪举起铁棒就往桃太郎的脑袋上敲了下来。桃太郎敏捷地把头一偏,铁棒落在一块大石头上,石头碎裂飞溅开来。桃太郎用棍子把小石子挡了回去,那些石子纷纷落在妖怪的身上,他慌张地躲避着。桃太郎趁机从怀里掏出一个糯米丸子,不慌不忙吞了下去。“哈哈,我吃了 天下 第一的糯米丸子,它给我增加了一百倍的力量。来呀,我们再来比比。”桃太郎勇敢地向妖怪挑战着。他手里的棍子猛挥起来,像雨点一样打在妖怪身上,吓得妖怪东躲西藏,喊声震天。

这时,小狗“汪汪”叫着,扑过去咬住了妖怪的脚,妖怪龇牙咧嘴地叫起来:“痛死我了,救命呀!”小猴子吊在横梁上,伸出爪子,把妖怪的脸抓得伤痕累累;雉鸡用它尖利的嘴去啄妖怪的眼睛……“哎哟,哎哟,痛死我了。”妖怪痛苦地号叫着,他丢掉了兵器,向桃太郎求饶,“我以后再也不作怪了,你们饶了我吧。”

桃太郎要妖怪发誓,以后再也不去欺负老百姓了,并且把抢来的珠宝都还给百姓,否则是绝不会饶恕他的。

于是妖怪便跪在桃太郎的脚下发誓:“我发誓,我以后再也不欺负老百姓了!”不仅如此,妖怪还将抢来的珠宝全搬了出来。

桃太郎将金银珠宝带回了村子,将所有的东西都还给了老百姓。村民们高兴极了,对桃太郎赞不绝口。县太爷听说了这件事,也非常高兴,他赏赐给桃太郎许多银子。

好心的桃太郎却把银子都拿去救济贫苦的村民了。他的 事迹 令县太爷很受感动,县太爷决定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桃太郎。

勇敢机智的桃太郎和美丽善良的新娘成亲了,村民们都纷纷赶来祝福。老公公和老婆婆更是喜笑颜开,从此,他们便跟儿子和媳妇,幸福美满地生活在了一起。

日本民间传说故事:毛线飞机

山脚下的一个小镇旁,有一间干净整洁的小房子。房子里住着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老奶奶一个人孤零零的,她总是会在月亮升起的时候站在窗口,遥望远方的城市。因为在城里,有她的儿子和孙子。老奶奶的孙子可爱极了,长着一张胖乎乎的脸,星星一样闪亮的眼睛总是眨呀眨的。每次看见奶奶,小孙子都会张开小嘴巴,甜甜地叫着:“奶奶,奶奶。”

老奶奶快一年没看见自己的小孙子了,她非常非常想念他。老奶奶想,如果方便的话,她得去城里看看她的孙子。

白天,老奶奶会坐在藤椅上 编织 东西。她的编织手艺棒极了,一些邻居会拿来毛线让她织衣服、手套、帽子,甚至椅子垫。只要人们能说得出来的东西,老奶奶总是能把它们编织出来。

今天早上,她的邻居说:“秋天马上就要来临了,眼看着花园里的花一朵一朵地在枯萎,心里真难受。”老奶奶说:“别难过,我帮你织一些漂亮的花,秋天和冬天,它们会一直开放在你家花园的。”

老奶奶请她的小黑猫帮忙,绕了一团团五彩缤纷的毛线球。然后她用红的、黄的、蓝的毛线织出花瓣,用嫩绿、翠绿、深绿的毛线织出叶子,一朵一朵美丽的花就这样在老奶奶的手里绽放了。

一天晚上,老奶奶的窗户上扑腾着一只美丽的花蝴蝶。已经快秋天了,蝴蝶越来越少,它们已经承受不了越来越冷的天气了。老奶奶打开窗子,把蝴蝶放了进来。屋子里的温暖立刻让蝴蝶精神起来,它围着老奶奶翩翩起舞。

“多美的蝴蝶呀!”老奶奶看得惊呆了,她在想,“我要织一个蝴蝶披肩,在冬天的时候好取取暖。”

老奶奶仔细地观察着蝴蝶翅膀上漂亮的花纹,马上,她心里就有蝴蝶披肩的样子了。于是她立即取出针和毛线,灵巧地一针一针地编织着。因为心里老想着蝴蝶的翅膀,她感觉织出来的披肩也想飞舞起来。一开始,老奶奶并不在意,她认为这只是一种感觉。可是后来,毛线织进去越多,老奶奶手上的披肩反而越来越轻了,并且真的向上飞了起来。这可是从来都没有遇到过的事啊!老奶奶现在只好用两条腿把披肩紧紧地夹住才能继续编织。可是一不留神,她的腿松了一下,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披肩忽然飞了起来,飞到了天花板上。

“太奇怪了!这披肩真的跟蝴蝶一样飞起来

了。”老奶奶又惊又喜。编织了几十年的毛线,这可是她第一次织出会飞东西呢。

老奶奶扯了扯手上的毛线,把飞到天花板上的披肩拉了下来。她反反复复地打量着披肩,开始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我织的蝴蝶披肩会飞起来,要是织一架飞机呢?是不是也会像这次一样,飞得更高更远?要是真这样的话,我就可以坐着飞机去城里看我孙子了。”

老奶奶想到这儿,高兴得差点跳了起来。她马上找出家里的椅子、竹竿、绳子和帆布,搭起了一只小“飞机”的架子。然后静静地坐下来,一边思索一边开始编织起飞机的机翼来。

“织好飞机,我就可以去看望我的孙子了。”老奶奶扬起嘴角美美地想着,“我的毛线飞机,飞吧,跟真的飞机一样飞起来!”

老奶奶整天整夜地织,都不知道困了。她的眼前闪过孙子甜甜的笑脸,那小巧的鼻子,忽闪的大眼睛,以及有着细小绒毛的嫩脸蛋,真是太可爱了!

就这样过去了三天,老奶奶终于把两个大大的机翼给织出来了。她小心地把它们装在架子上。这时候夜幕已经降临了,皎洁的月光笼罩着大地,老奶奶喃喃地说:“月亮多好啊!白天我如果坐着毛线飞机飞上天,人们都会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还不如就今天晚上出发吧!反正月亮这么圆、这么亮,一定能找到孙子家的。”老奶奶说完,小心翼翼地坐上了她的毛线飞机。她扯着机翼上的毛线头来控制方向和速度,毛线飞机便稳稳地飞起来了。

夜空中,虽然有风呼呼地吹过,可是老奶奶一点都不觉得冷,她想着孙子,心里暖洋洋的。

飞机飞过低矮的树林,飞过雄伟的山峰,飞过空旷的田野。渐渐的,老奶奶看到了城市的轮廓,她向下望去,一片灿烂的灯火在闪烁。老奶奶知道,那是城市里的霓虹灯。

“快了,马上就能看到我的小孙子了。”老奶奶激动起来,她已经看到了孙子家所在的小区了,那熟悉的高楼大厦安静地矗立着。

“这会儿,我的孙子会在干什么呢?最好,他能看到我降落。”老奶奶美滋滋地想着,她离孙子家越来越近了。“准备降落吧。”老奶奶开始俯冲,可是飞机一点都没有下来的意思。“这可怎么办呢?要是降不下来,我就要在空中飞一辈子了。”老奶奶想着想着,突然,她有了一个主意。她把左边机翼上的毛线头解开,轻轻地扯出毛线。飞机开始倾斜了,然后她又解开右边机翼上的毛线头。老奶奶就这样一边调节着飞机的平衡,一边拆着飞机,等拆完,她也就能稳稳地降落了。

“奶奶,奶奶,你怎么在天上飞呢?”老奶奶的耳边响起了小孙子的声音。她往下一看,看见了正在阳台上数星星的孙子。

“我的乖孙子,奶奶来看你来了。”老奶奶话音刚落,就稳稳地降落在了孙子家的阳台上。

小孙子别提有多高兴了,他亲热地一把抱住了老奶奶:“噢,我有一个神奇的奶奶!”

猜你感 兴趣 :

1. 日本民间故事

2. 日本的神话故事

3. 日本传说鬼故事

4. 日本民间故事大全集精选

5. 日本的民间故事

日本民间故事

日本鬼文化

在日本,立春的前一天叫做"节分"。这一天,不论在寺庙还是在每个家庭都举行一种叫做"撒豆驱鬼"的活动。它可能起源于中国古代的追傩仪式,即一种过年活动。现在举行撒豆驱鬼活动时,在寺庙中,一般都是处于本命年的男人担当撒豆驱邪的任务。民间信仰认为,吃了和自己的年龄一样多的豆子就能在这一年平安无病,因此人们争先恐后地捡这种豆子。而在每个家庭里,没有专门规定撒豆子的人,往往由父亲戴上鬼的面具担当鬼的角色,孩子们向"鬼"撒豆子,这时候人们异口同声地喊"鬼出去,福进来!"场面显得很热闹。虽然这个时节屋外还很冷,但从这种喊声中人们还是能感受到春天即将到来的气氛。

在此所说的"鬼"与中国的"鬼"不同,它不是死人的灵魂,而是一种妖怪,念为ONI(日文作おに)。在日本,鬼是一种很普遍的妖怪。它们根据身体颜色的不同,有红鬼、蓝鬼、黑鬼等种类。它们的身躯比一般的人高大,头上有角,在很可怕的脸上还长着长长的虎牙,它们穿着老虎皮的兜裆布,手持带刺的铁棍。它们常常来到人间抢走公主或财宝,也吃人。因此,在日本的民间故事里它们担当的角色很像西方民间故事里的龙:一个英雄为了夺回公主需要进行斗争和惩办的对象。

妖怪一般住在深山里或海中的孤岛上。就是说,与人住的地方有一定的距离。这与日本人的异界观念有关系。日本人自古以来一直把山、海看作是异界,是由人类以外的秩序来统治的、神和妖怪住的地方。日本民俗学的奠基者柳田国男认为,妖怪是神衰落后的形象,从其根源来说它们二者是同一个东西。无论哪个民族,在对神的认识上都有这两重含意:神既能带给人们以富裕为代表的幸福,也有带来灾祸的力量。因此人们通过供奉神的方法来祈望除掉灾祸,得到丰收。但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对这些不相宜的东西不再害怕,它们就被看做是应该由人的力量来除掉的东西了。因此神也分为了好坏善恶的两个极端,好的仍然称为神,坏的就被称为妖怪。于是,妖怪就成了人们生活中总是应该被除掉的东西了。

日本的鬼,也是给人们带来灾祸的妖怪之一。所以,民间故事里的鬼也理所当然地向英雄们提供了发挥他们特殊能力的机会。在民间故事里,鬼一般都很凶恶,尽做坏事。但它们也带有过去当过神的痕迹,即在它们那里有很多财宝和宝贝。所以治服它们的英雄在救回公主的同时,也常常带回来很多财宝和宝贝。比如桃太郎带回来很多财宝后,尽力行孝,和父母过着幸福的日子。这样的例子也同样见于中国:在中国的民间故事中,主人公也常常从异界带回来宝葫芦,这相当于日本的"万宝槌"。在日本,治服鬼的另外一个英雄一寸法师,也利用它(万宝槌)变成了很英俊的小伙子。

这里提到的桃太郎和一寸法师都是日本民间故事中有代表性的治服鬼的英雄。他们的出生都不同凡响。一寸法师是没有儿女的老夫妻通过祈祷而得到的天赐的孩子,他一出生只有一寸大,并且一直长不大,与中国的枣核娃一样。桃太郎则是从一对没有孩子的老夫妇,在河边捡回的一个顺水漂流下来的大桃子中出生的。但与一寸法师不同,他却生长得很快。柳田将这些具有特殊出生经历的英雄叫做"小小人儿",认为他们是古代日本人信仰的重要对象。就是说,只有这种具有神性的英雄,才能驱除可怕的鬼。

但日本人喜欢这些故事,不仅是由于古老的信仰原因,而且还在体味一种快感,即只有一寸的小小人儿或不到十岁的小孩子,治服比一般人还大还强的妖怪。日本人自古一直怀着一种心理:喜欢那些看似又小又弱的人打败又大又强的人,甚至创造了表现这种心理的专用词或典故(HOUGANN-BIIKI)。作为日本国技的相扑运动中没有规定体重级别也可能与此种心理有关。

关于鬼的俗语也不少。"碰到了鬼或者蛇"(前途吉凶莫测)、"连鬼都笑了"(预测遥远的将来)、"鬼得了铁棍"(因得了一件有用的东西,本来很强的人更强了。如虎添翼)、"鬼不在的空隙洗衣服"(阎王不在小鬼闹翻天,猫儿不在老鼠跳梁)、"鬼口边念佛"(猫哭老鼠,假慈悲)、"像砍掉鬼的头一样"(得意洋洋的样子,如立奇功)、"鬼也会流泪"(铁石心肠的人也会流泪,顽石也会点头)、"鬼也有十八岁"(丑女妙龄也有相)等等不胜枚举。另外,学校里的学生们常常给特别严格的老师奉献的外号是"鬼某某",其反义词是"菩萨某某"。对河滩上扁平坚硬的大石头,一般都叫做

"鬼的搓板"。所有的日本人小时候都大概玩过"鬼追人游戏"......就这样,鬼仍然活跃在日本人的现代生活里。

前面提到的"撒豆驱邪"活动中的鬼,学者们认为是中国的追傩传到日本的宫廷以后,再传到民间而形成的。因为走在游行队伍最前边的方相氏装扮得奇形怪状,人们误以为他就是应该被除掉的邪恶的妖怪,于是他慢慢地变成日本的鬼了。另外,在日本从平安时代以来一直流行的不动明王的画像形象上也与鬼很相似。再者,我们在中国古建筑物的门上常常见到的铺首,其形象也有点像鬼。职能上二者虽然不完全相同,但给人心理上的震慑感觉,大概也是一样的吧。这样说来,这种在日本已扎根很深的妖怪,也好像是个进口货。它在日本经过很多春秋,慢慢地进行本土化,到现在已经完全变成日本文化的一部分了。日本文化有一个特征,即将外来文化吸收消化后,利用它形成自己的文化。从鬼的身上我们也能见到这一点。

中国鬼文化

一、中国鬼文化的成因

“鬼”泛指人死后与躯体相脱离而存在的各种“魂灵”。围绕“魂灵”问题,在中国历代社会的各阶层都 存在着大量的传闻和描述,无论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每每谈及鬼灵诉怨、冤厉索命等问题都津津乐道。 我们把这种围绕“魂灵”问题而产生的各种现象以及与之有关的古籍、典章、礼仪、风俗统称为“鬼文化”。 探讨这一文化现象的形成机制构成了本文的重要内容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社会意识现象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都可从社会存在中求得其依据, 鬼文化的形成亦不例外。从本原意义上讲,鬼文化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逐步形成的。当原始人还过着动物般的 生活,在意识上尚不能使自己和周围自然界分开时,就不可能产生鬼魂、精灵等表象。只有当人们为了谋取生 活资料,对自然界经过长期不断的斗争,逐步地把自己和周围的环境分开,有了清楚的自我意识,并认识了一 定的自然现象和过程,从而才有可能去寻找各种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在寻找上述联系的过程中,原始人看到 有些自然现象给他们带来意外的享受,而有些自然现象却给他们带来祸害甚至伤亡。久而久之,人们对自然现 象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是在生产斗争中获得的能驾驭自然力的知识,如两木摩擦可以生火,火可以燃 木,可以取暖、熟食等。另一种是人们对捉摸不定的自然力的各种错误的、幻想的观念,精灵、恶魔、善鬼等 表象就是这种幻想观念的一部分。他们把给人带来好处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当作善神、善鬼,反映了当时社会 物质生活的不安全性。把不利于人的自然物和自然现象当成恶魔,则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低下以及人们在 自然现象面前所表现的软弱无力的恐惧心理。

鬼魂观念的形成除了上述社会经济的原因之外,还有其认识论的根源。在远古时代,人们还不知道自己身 体的构造,对梦现象的疑惑也直接导致了鬼魂观念的产生。人们在梦中会见别人或已死去的人,并和他们打交 道,做各种各样的事,醒来时却一无所见,这不但使原始人认为灵魂是独立于肉体的一个实体,而且还从会见 已死的人的梦境中得出灵魂不死的结论。原始人还认为自己在梦中能飞翔、能入水,是离开肉体的灵魂比附于 肉体的灵魂具有更大的能力的表现。此外,梦中出现各种奇怪的似人非人的形象,也极易被原始人当作鬼怪存 在的证据。总之,原始人由于不能正确区别醒时的感觉与梦中的幻觉,以至把精神和肉体分离开来,视精神为 独立于肉体之外的实体,因而产生出鬼魂的观念。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害怕黑暗、畏惧死亡也是鬼魂观念起源的重要原因之一。害怕黑暗是人类的天性之一 ,当黑暗遮没一切的时候,人失去了所有的参照物,也就等于失去了自己,不由自主地害怕起来。人们需要设 想黑暗中有某种必然存在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对人具有威胁性,于是害人之鬼便有了产生的可能。畏惧死亡与 鬼的产生更是密切相关。一方面,生死是两种断然相异的状态,不久前还是精神十足的人,一死却变成了冰冷 僵硬的尸体。古人把两种状态相比较之后,认为死是人体内少了某种东西的结果,这种东西虽然摸不着,看不 见,却是使身体温暖、能活动、能说话的一种力量。我国古代的“三魂七魄”学说便是这一思想的具体印证。 另一方面,古代任何人一旦想到总有一天要对自己生活过的世界告别,个人的喜怒哀乐、世界的沧桑荣枯,都 将随着死亡而消失,不能不深感畏惧。为了摆脱这种死亡大限,人们便渴望死后有知,鬼魂观念便由此产生出 来,灵魂托生转世,无疑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安慰。

由此可见鬼魂观念的产生,既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也有其重要的认识论、心理学依据。我国历史进 入阶级社会后,这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在科学不发达的情况下,一方面被统治阶级大肆宣传,他们利用各种鬼魂 素材来愚昧百姓,论证其统治的合理性,维护本集团内部各阶层的政治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广大的人民群众 也常藉此手段来抨击时政,警世自律,消遣娱乐。总之,鬼魂观念一经产生,便经过纵向的历史继承和横向的 人际舆论,逐步形成了一种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的文化现象,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二、中国鬼文化的基本特征

我国的鬼文化在原始社会的土壤中萌生,同时随着中国的历史发展也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变异、更新的 过程。纵观整个过程,我们发现中国的鬼文化由于其形成背景的特殊性,在总体上也呈现出与其它地域的鬼文 化根本不同的突出特征。

(一)家族宗法制的长期存在使中国的鬼魂观念与祖灵观念紧密结合,从而给中国的鬼文化留下了鲜明的 宗法烙印。

家族宗法制在西周确立之后,作为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细胞,以不变应万变,贯穿于中国社会三千多年, 对中国的意识形态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国鬼魂观念受其影响,在西周前后曾发生过质的变化。从殷都废 墟中发掘的考古资料看,西周之前的殷人的鬼神观依然存在着多种崇拜的倾向,日月星晨、风雨雷电、山川河 流都有灵魂,均具备降灾降福、佑人害人的功能。不仅如此,在殷人看来,父母及祖先的亡灵和自然界的其它 神灵一样也经常无端做祟,危害后代。“贞祖辛祟我”[1]、“贞妣己祟帚好子”[2],这里亡故的考、妣和祖 考、祖妣无端做祟,和其它天灾人祸具有同等的意义。

周代以后,随着家族宗法制的确立,亲祖之灵作祟的提法逐步消失。因为在周人心目中,祖宗之灵是以“ 敬德保民”为己任的,他们不仅品德高尚,而且是亲族子孙道德行为的监护者,绝不会无缘无故作祟,危害子 孙,干违背道德的事情。随着对祖宗亡灵作用的美化,祖先崇拜在各种崇拜中逐步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出现了 祠祭、家祭、墓祭等多种多样的对祖先的祭祀形式,特别是宗庙、祠堂作为祭祖的重要场所,其营建构造逐步 受到重视。《礼记·曲礼上》有所谓“宗庙为先,厩库为次,居室为后”的说法,即诸侯、天子营建宫室,要 首先建宗庙。与之相适应,在宗庙、祠堂内逐步出现了各种复杂的祭祀活动,“月祭”、“四时之祭”等。除 此之外,对那些无主孤魂,以防其作祟,在郊外临时设坛进行“招魂致祭”。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与祖先崇拜 相连的祠庙建筑、墓地建筑广布于中国各地,组成一个文化传播的大系统。至今为止,我国有关鬼的小说、戏 曲、美术、舞蹈等所涉及到的人、景、物,大都与祖先亡灵、宗庙、祠堂、墓地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祭祖活 动的经常化、祭祖形式的多样化、祭祖意识的普遍化,使得中国鬼文化带上了浓厚的家庭宗法特色,使之显著 区别于西方及其它地域的鬼文化。

(二)道教的广泛流行,使中国的鬼文化呈现出道巫合一、鬼、神、仙相通的特点。道教是以老庄的哲学 为理论基础,以民间巫术、神仙方术为主要内容,并吸收部分儒学、佛学思想综合而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 体系。它自东汉中叶产生,至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古代社会 的许多方面发生过深远的影响,其中对中国鬼文化的影响尤为显著。

我们知道,民间巫术作为道教的重要来源之一,它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产生。巫是人与鬼神之间的中介者 ,能降神、解梦、预言、祈雨、医病、占星等,是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职业。先民以为疾病是有鬼附体,需用 巫术加以祛除,由此有符咒驱鬼的法术。道教在很大程度上承袭了依仗巫术祈福禳灾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中期 ,随着“巫”走向衰落,道士代替了巫的大部分职能,如主持丧葬仪式、驱鬼求平安、超度亡灵等,成为操纵 鬼文化活动的重要角色,由此造成了中国古代社会道巫合一的局面。

此外,道教还吸收老庄哲学中“神人”、“至人”、“真人”轻举独往、逍遥世外的思想,迎合人们渴望 飞升成仙的心理,构筑了一个完整的神仙谱系。据不完全统计,道教诸神共计430位之多。诸如:菩萨、玉皇 、玄女、财神、门神、灶神、海神、关帝、城隍等,还有众多行业神,如:铁匠崇老君、染匠崇梅葛仙翁、乞 丐崇罗祖大仙等。至于鬼谷子、张天师、许真君以及人们常说的八仙更是妇孺皆知。通过对道教经典《道藏》 的研究,我们发现,道教的神仙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有名、有姓、有形、有质、有情、有欲,并有一部得道 成仙的生活史。道教的这种创造神仙的思维方法,极易给普通世人造成一种错觉,即人死本为鬼,但只要得道 便可由鬼或变神或变仙,由此导致了中国鬼文化的鬼、神、仙相通,混杂不分的特点。

(三)佛教的传入使中国固有的地狱观念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

佛教在公元前后传入中国,经三国、两晋至南北朝而隆盛,它对中国鬼文化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地狱观” 上。与中国固有的冥界观念相比,佛教的地狱突出“狱”的特点。即刑罚世间之人,无论生前贵贱贫富,死后 其鬼魂均要到阴间地狱接受冥王的审判,这无疑为进入阶级社会后,伸冤无门的中国百姓提供了一种心理解脱 的手段。佛教的地狱数目之多,为其它宗教所不可比拟,且极为混乱,大致有根本地狱、孤独地狱、十八层地 狱等。每类大的地狱又包括众多的小地狱。每种地狱内皆有多种多样的刑具,让亡灵在此以生前行为的善恶进 行或轻或重的制裁,而且还有以阎王为首,佐之判官、鬼吏、鬼卒的一整套管理地狱的官僚体系,所有这些是 我国上古幽冥世界观中不曾有过的。后来佛教的地狱观念吸收了中国早期幽冥观中“地下九层说”的某些因素 ,并与中国的官吏体制相结合,创造出汉化的“十殿阎王”。“第一殿:秦广王蒋;第二殿:楚江王历;第三 殿:宋帝王余;第四殿:五官王吕;第五殿:阎罗王包;第六殿:卡城王毕;第七殿:泰山王董;第八殿:都 市王黄;第九殿:平等王陆;第十殿:轮转王薛”[3]。各殿阎王职责分明,分管着阴间的各类事宜。可见佛 教地狱观与中国固有的冥界观念互为补充、互为依靠,共同构成了中古以后我国庞大复杂的幽冥世界体系。

(四)儒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因其推崇“忠孝仁义”的做人原则,受其影响,中国的鬼文化呈现出浓 厚的伦理至上性特点。

儒家对鬼神的存在持怀疑、疏远的态度,孔子认为应当“敬鬼神而远之”[4],“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5]。但另一方面,儒家对与鬼文化有关的丧葬、祭祀活动又给于高度的重视。针对这一现象,有人认为,从 根本上讲,儒家承认鬼神的存在。这种看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的一面,但需要指出的是,儒家之所以对丧 葬、祭祀等鬼事活动给予高度的重视,其目的不完全在于事鬼神,而在于以此为手段来增强人们的忠孝仁义观 念,巩固尊尊卑卑的等级制度。曾参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6]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表现。儒学创始者 及后世继承者正是以“民德归厚”为出发点,将“忠教仁义”的伦理观念注入纯属于巫术、仪式范畴的鬼文化 活动中。随着宗法制度的日益巩固,儒学对丧葬、祭祀的讲究更是到了繁文缛节、甚至不近人情的地步。历代 有关丧葬之礼的阐释、论著汗牛充栋,对孝子贤孙在丧、祭中表现出来的惊人的推崇更是史不绝书。《礼记》 一书便是对丧祭活动进行完整归纳的代表作之一。这种把丧祭活动制度化、规范化、义理化的做法,客观上极 大地推动了鬼文化的发展,同时又使中国的鬼文化带上了浓厚的伦理至上性的色彩,由此构成了中国鬼文化显 著区别于其它鬼文化的又一重要特征。

三、中国鬼文化的社会作用

由于中国鬼文化的上述突出特点,使得它一经产生,便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方面 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即使在当今社会,鬼文化对社会生活的作用也俯首可见。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对 其作用的主要方面择其要而述之。

(一)鬼文化的发展,导致厚葬之风久盛不衰,使得大量财物被浪费,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 展。

作为厚葬的标本,有陕西临潼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有咸阳北原和洛阳北邙山上那一座座栉比鳞次、气象 恢宏的汉代陵墓群,有北京的地下宫殿,有河北的东陵、西陵。人死了千方百计厚殓丰葬,把珍贵的金银珠宝 、绫罗绸缎,以至把陶俑、活马、活人塞进坟墓里陪葬的事,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在帝王厚葬之风的影响下 ,一般达官、显贵也相沿成习,竞相效仿。《潜夫论.浮侈篇》对东汉贵戚、豪门厚葬的情景作了生动的记载 :“今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或至刻金缕玉,儒梓梗楠,良田造茔,黄壤置葬,多埋珍 宝、偶人、车马,造起大冢,广植松柏”。与厚葬之风相适应,便是葬礼的隆重繁琐。西汉重臣孙光死后,送 葬时羽林孤儿诸生共400余人挽送,车辆达万余乘,道路皆举哀以送丧。霍去病死后,送丧时武帝发属国玄甲 军阵送行,从长安一直摆到茂陵。厚葬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构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之一。《晋书·索琳 传》云:“汉天子即位一年而为陵,天下贡献三分之一,一供宗庙,一供宾客,一充山陵。”即新皇帝即位一 年后,要从每年所得的贡赋中拨出三分之一来修建皇陵。

(二)无论是上古神治、人治合一时期,还是后来人治、神治分离阶段,鬼文化的盛行都极大地影响了中 国古代的政治生活。

在上古人治、神治合一时期,“鬼”凌驾于一切政治之上,鬼神的意志直接体现在政治行为上。例如,黄 帝即是华夏部落集团的首领,同时又是部落中最大的巫师。传说他“合鬼神于西泰山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毕 方并辖,蚩尤居前,风伯进扫,雨师洒道,虎狼在前,鬼神在后,腾蛇伏地,凤凰覆上,大合鬼神作为清角” [7]。后来他与蚩尤逐鹿大战,参战者除华夏部落集团各氏族外,还有四方的鬼神。在神治、人治分离的过渡 时期,鬼神对社会政治的裁决权仍然表现的十分重要,这从殷商社会可以清楚地看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 鬼,先鬼而后礼”[8]。国王事无大小,都必需请示鬼神而后决。

而代表鬼神发言的是巫史,巫偏重鬼神,代鬼神发言用筮法。史偏重人事,代鬼神发言用卜法。国王的行 为须征得巫史同意方可。到了神治、人治分离后,鬼文化对社会政治的影响虽然不再具有直接性、决定性特点 ,但它仍然从思想上、精神上间接地发挥着影响作用。如,历代统治者利用祖先崇拜来维护王族地位的神圣性 ,调和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等。佛教传入中国后,其因果报应的鬼文化观念作为政治的补充手段,更是有效地 钳制了下属劳动者的思想,起到了维护封建基层政权的作用。

(三)历代围绕鬼神有无问题所展开的争论,构成了中国思想史的重要内容。在中国思想史上,形神关系 的争论持续了数千年之久,神灭即无鬼,构成了无鬼论。神不灭即有鬼,构成有鬼论。自春秋战国到汉代,围 绕形神关系问题曾有过长期的争论。墨子以杜伯鬼魂射杀周宣王、庄子仪鬼魂杖杀燕简公等历史记载为依据, 强调鬼神无所不在,主张敬祭鬼神。庄周用气的聚散来解释生死现象,强调“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而万 物以形相生”[9]。孔子则主张敬天法祖,敬鬼神而远之。稍后一些的荀况则直接否认人死为鬼。汉代桓谭、 王充借烛火之喻否定灵魂不死说。到魏晋南北朝时,随着佛教的传入,神不灭论广泛流行,神形关系的争论遂 掀起一高潮,无神论者范缜写出《神灭论》名作,提出“形神相即,形质神用”的哲学思想。隋唐之后,形神 关系的争论依然存在,时有交锋。正是在上述思想论证中,“生”、“死”、“形”、“神”等概念逐步成为 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仅此可见鬼魂问题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

(四)鬼文化的存在与发展对包括文学创作、美术、雕塑、音乐、舞蹈、戏曲等在内的中国古典文化艺术 的各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文学方面讲,一方面随着丧葬、祭祀等鬼事活动的进行,出现了与之有关的墓志铭、祭文、吊文等文体 ,另一方面许多文人学士以民间鬼故事为基础创作了大量鬼神志怪作品,诸如:《搜神记》、《灵鬼志》、《 幽冥灵》、《封神演义》、《西游记》、《聊斋志异》等。作者在其作品上借鬼事言人事,以辛辣的笔锋对世 态炎凉,人间善恶给以淋离尽致的揭露。不仅如此,诸如“鬼哭狼嚎”、“鬼斧神工”、“神使鬼差”等鬼文 化名词,也早已融入我国文化的大血脉中。从艺术方面讲,鬼文化对中国的美术、雕塑也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钟馗捉鬼图》、《张天师骑虎镇邪》,民间年画中广为流行的《镇宅门神图》都是鬼文化观念的反映。敦 煌莫高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的有关鬼文化的雕塑更是不胜枚举。除此之外,中国的许多音乐、舞蹈都直接 来源于上古人类巫祝祭祀鬼神的仪式活动。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鬼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既有社 会经济的原因,也有认识论、心理学的依据。它一经形成,受传统文化大背景的影响,便呈现出与其它地域的 鬼文化的不同的诸多突出特点。又在上述种种特点的作用下,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产 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安邮轩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本民俗小故事_日本民俗故事 狐狸” 的相关文章

日本残忍民俗有哪些

日本残忍民俗有哪些

日本民间习俗,父母到60岁就要被扔到深山等死?那是以前的时候因为家庭贫困,所以会将老人扔到山里等死,但是现在已经没有这种习俗了。日本这个国家我们都知道,由于占地面积非常小,整个国家的资源都非常的匮乏,而且国家的土地有绝大部分都是山地,适合种植庄稼的土地非常少,百姓们辛苦劳作一年之后,还常常填不饱肚子...

日本民风民俗有哪些

日本民风民俗有哪些

日本的民俗文化是什么?日本的民俗文化有1、日本人初次见面对互换名片极为重视。初次相会不带名片,不仅失礼而且对方会认为你不好交往。互赠名片时,要先行鞠躬礼,并用双手递接名片。接到对方名片后,要认真看阅,看清对方身份、职务、公司,用点头动作表示已清楚对方的身份。2、到日本人家去作客,要预先和主人约定时间...

端午小故事小资料小习俗,小故事端午节

端午小故事小资料小习俗,小故事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资料?1、躲端午,旧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躲端午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此习俗宋代似已形成。2、沐兰汤,是中国节日端午节的一种卫生习俗。首先一身着汉服的女性端着一盆艾叶水,人们排好队依次走到主祭面前,主祭用菖蒲草沾盆里的水,在参加活动的人双手、额头、脖颈轻轻拂拭...

年夜饭有趣小故事

年夜饭有趣小故事

    马上就要到春节了,今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关于“春节”的故事~  以下翻译内容来源于中国核心语汇  中文春节  英语The Spring Festival  法语Le festival du printemps / Le nouvel an chinois ("chun jie")  俄语Кит...

关于老鼠的民俗(关于老鼠的民俗故事)

关于老鼠的民俗(关于老鼠的民俗故事)

一些与鼠有关的民俗颇为有趣,如在浙江南部古时流行“打老鼠眼”的风俗,即在元宵节时,人们煮黑豆,然后在室内撒黑豆,撒豆人站在梁下,手抛黑豆至梁上,口中念叨“西梁上,东梁下,打得老鼠光铎铎断种之意。云南佤族有“鼠胆卦”的占卜风俗杀鼠后,根据鼠胆判断吉凶如果胆纹上下行,胆内水分多,为吉卦胆纹左右行,胆内水...

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视频全集

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视频全集

    这些一定要让孩子知道的传统文化故事,您了解的有几个?如果没有母亲,既不会有诗人,也不会有英雄。  母爱,伟大而平凡,如润物春雨,似拂面和风。它无私而博大,不求回报。  1、孔母授学    与孟母教子相比,孔母虽然少了些经典的范例,但是作为一个年轻守寡的女人,能够择良定居、亲临授教、外傅佳堂,...